
走进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石埠子村卓德刚的奶牛养殖场,一头头体型健硕、毛色光亮的奶牛正悠闲地咀嚼着精心配比的饲料,此起彼伏的“哞哞”声奏响了产业兴旺的序曲。
作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,卓德刚从事奶牛养殖业已经12余年,养殖场内存栏1000余头奶牛。入秋后是奶牛产奶的高峰期,也是贮备青贮饲料的关键期,而资金缺口成为卓德刚面临的一大难题。了解到情况后,农行临沭县支行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(山东农担)合作,为其发放了300万元“金穗农担贷”,解了燃眉之急。
通过“政银保担”破解畜牧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已成为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普遍实践。

“从最初的五百多头牛到如今的千头规模,没有农行和省农担公司的支持,我这‘牛事业’不可能迈开这样的大步!”看着标准化牛舍里悠闲进食的肉牛,养牛大户戚树军的话语里满是感慨。近日,农行沂水县支行联合省农担公司,再次为其发放120万元“农担贷”,这是近三年来双方为他提供的第3笔信贷支持,累计金额已达500万元。
2022年,戚树军注册成立了肉牛养殖家庭农场,扩建牛舍、引进优质种牛、购置智能饲喂设备的资金需求日益迫切。2023年9月,了解到戚树军的信贷需求,农行沂水县支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,核查经营数据、评估养殖技术与市场前景,为其申请了200万元农担贷款,还执行优惠利率,大幅降低了戚树军的融资成本。在农行支持下,他的养殖规模从2023年的500头增长至如今的1000多头,销售收入实现了翻倍。不仅如此,他带头成立的奶牛专业合作社,还带动了周边20余名村民就业,形成了“养殖大户+农户”的产业带动模式。(刘树康)








